近日,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部(以下简称安徽保护中心)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,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精神。会议重点围绕发布会提出的从“数量规模”向“质量效益”转变的核心方向,结合安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际,明确将“预审提质、服务提效、协同提能”作为落实精神的主线,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,为省内创新主体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。
安徽保护中心以国知局6月例行发布会精神为指引,从三方面推进专利质量提升落地见效。一是源头把控上,中心紧扣数量、质量、周期、非正常、管理5项指标,构建预审质量管理体系。通过发布规范申请行为的通知、召开6期质量分析会强化管理,开展打击非正常申请专项行动,对131家备案主体和46家代理机构采取管理措施,公布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结果,筑牢质量防线。二是精准服务方面,开展“皖知・专行江淮”系列活动及“皖知・新语”培训13场,培训600余人次,组织预审员深入8地市服务企业29家,发布典型案例17期,开展2025年专利预审服务直通车活动申报工作。三是能力建设上,面向社会征集预审服务分类号拓展需求,完成预审分类号调整并上报,安排5批预审员赴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审查能力提升培训,获批省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申报安徽省2项地方标准,持续提升服务效能。
下一步,安徽保护中心将坚持以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精神为指引,牢牢把握专利质量提升主线,不断优化预审服务、提升服务效能、强化协同保护,为安徽建设“三地一区”知识产权强省提供坚实知识产权保障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