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,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,4月17-18日,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知局挂职干部、二级调研员代丽洁率队赴铜陵市开展以“地理标志赋能”为主题的“4·26”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。活动以知识产权专题送教、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专题调研形式开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知识产权动能。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丁静参加活动。
深耕校园:构建知识产权教育新生态
4月17日,活动首站走进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,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讲师为学院师生开展了“走进知识产权 聚焦地理标志”专题讲座。讲座聚焦知识产权基础知识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及跨境电商中的知识产权运用等内容,结合外国语学院拟运行的“跨境直播带货”实践项目,解析了知识产权与电商直播及地理标志标识规范使用等问题。通过案例讲解与互动答疑,师生们对知识产权在电商新业态中的核心作用有了深刻认识,为今后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知识储备与实操指引。
讲座结束后,调研组与学院领导及教师代表座谈,围绕跨境电商专业发展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主题深入交流,共同探讨学科建设与行业需求的融合路径。会后,调研组实地参观了学院直播间,观摩了地理标志产品直播演示,并对直播话术合规性、产品包装标识规范性等细节问题提出优化建议。校方表示,此次活动为培养“知识产权+电商”复合型人才、推动地标产品“出海”提供了重要助力。
问诊产业:破解地标发展梗阻点
4月18日,调研组前往安徽省牡丹协会,专题调研“铜陵凤丹”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现状及发展难题。铜陵凤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是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,但在商标使用与保护、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仍面临挑战。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中心商标品牌指导站专家,针对协会提出的“产品和商标维权困难”、“品牌溢价能力弱”等痛点,提出解决方案,强调应通过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、与规范的代理机构合作、完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备案机制、强化跨区域执法协作、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举措,推动地标产品从“有名”到“有实”。协会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,此次指导为后续规范用标、提升品牌价值指明了方向。
双轮驱动: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新范式
此次活动采用“教育赋能+产业振兴”双轨模式,凸显两大核心价值:一是筑牢创新根基:通过高校知识产权宣讲,提升青年群体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,为电商新业态培育懂规则、善运营的专业人才,推动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合规渠道“走出去”。二是释放地标效能:深入调研地理标志发展堵点,以精准施策推动商标运用提质增效,促进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“知识产权方案”。
下一步,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“政产学研金服用”协同发展要求,深化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培育,推动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
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用促进部,铜陵市局相关人员参加活动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